又遇“雾霾天”,之前已有报导称:从北京的雾霾中,发现了耐药菌的基因……这样的空气中,甚么办法能防霾?甚么人会中招?
提到“防霾”,人们总想吃点能“清肺”的东西?首选多是银耳木耳燕窝之类,他们觉得这些食品的黏性,能把吸进去的毒素“黏”出去,这类滑稽的想法,缘于人们对中医“清肺”的误解。
吸进去的毒素是不可能被吃进去的东西“黏”出来,道理很简单,食品进的是胃而不是肺!其2,中医虽讲“清肺”,但这个“清”,不是物理概念上的“清洗”,这个“肺”也不是西医解剖上的肺。
中医对“肺”的两点论述,可以帮助理解中医的“肺”:“肺主卫外”,“悲伤肺”。
“卫外”就是防卫外邪的能力。我们着凉了会感冒,这是由于低温时,人的免疫力会降落,和身体和平共处的病毒细菌乘机作乱,人就感冒了。如果看中医,多被诊断为“肺气卫外不固”,这个“不固”说的其实不只是肺,更指免疫力,因此,中医“清肺”“润肺”“保肺”,其实都涵盖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意思。
中医有“悲伤肺”之说,最典型的就是癌症病人,癌症研究者发现,癌症的3分之1是被吓死的!就是由于在确诊癌症以后,人的悲观情绪使免疫力降落,由此给了癌症细胞分散的机会。所以,“悲伤肺”的准确解释是:悲伤会令人的免疫力下降。
因此,中医的“清肺”,实际上是帮助人体的免疫系统,排出异己,防御外敌的意思。
再说回到雾霾中发现的耐药菌。反倒是医生对这个消息最无动于中,由于他们工作的医院,如果检测,那里空气中也会找到耐药菌,但由于耐药菌引发“院内感染”,多是病重的住院者,1辈子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少有罹难。由于身体对抗细菌,靠的是本身的免疫系统,而不是抗生素,就算细菌是耐药的,但这些细菌必须要打败人体免疫系统才能致病,因此,即使耐药细菌真的被吸进了人体,就算抗生素无效,如果你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这些细菌要末被免疫系统排挤出去,要末被其他身体的正常菌群消灭掉,没法致病,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才是能防霾,能抗细菌病毒的“清肺药”。
但1说到抗病毒的中药,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板蓝根冲剂”,但医生也很少吃这个药。板蓝根的提取物确切可以对抗某些病毒,但病毒的特点就是不断的变异,这也是为何“世界卫生组织”,每一年都要修改“流感疫苗”的缘由,就是要根据每一年的病毒变异,重新制备新的病毒疫苗,1成不变的“板蓝根冲剂”,怎样能对付得了不断翻新的病毒呢?
而板蓝根本身,性质是甘寒的,中医用它只是限于温热很重的感染,因此,不管是提取物还是原药材本身,板蓝根都不是中医抗病毒,预防各种肺系感染的首选,反倒是“玉屏风散”这类没有1味人们习惯认识中的清肺药的经典名方,是古往今来,各种瘟疫来袭时中医的应对大法,由于它是通过补气药提高免疫力,在人体和敌之间,建起1道自我保护的“屏风”,自然也能够用来防霾了。
相关新闻
上一页:寒冬时节远离冬季易发关节炎
下一页:先剖宫产后置换主动脉救活母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