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大学教授管轶、博士朱华晨带领的研究团队,与深圳市第3人民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及美国、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合作发现:自2013年爆发以来,H7N9病毒在华东、华南地区逐渐构成3个明显的地方化流行谱系,H7N9病毒产生至少48种重组型变种,并和当地固有的H9N2病毒延续产生重组,产生了最少48种重组型变种。这项研究结果刊发在北京时间12日出版的最新1期《自然》杂志上。
自2013年以来,全球已确诊638宗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的个案,其中229人死亡(截至2015年3月10日)。广东从2013年8月开始出现病例,同年入秋后患者明显增多,截至今年2月已成为累计报告患者最多的省分。为了解病毒再次出现的途径、未来可能的疫情发展和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和威胁,香港大学与内地研究机构联合监测了H7N9病毒在中国5个省15个城市中的演化和传播规律。
据朱华晨介绍,病毒的主要分散方向是从华东地区进入广东和其他省份的。与第1轮病毒相比,第2轮病毒已产生了较大的基因型变化,不过目前病毒抗原性还未出现大漂移,H7N9病毒产生至少48种重组型变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选定的疫苗依然有效。“目前活禽市场的鸡只依然是H7N9病毒感染人的直接源头,病毒主要通过鸡只的呼吸道和口咽进行排毒。在H7N9第2轮爆发进程中,H7N9病毒产生至少48种重组型变种,市场活鸡H7N9的阳性率平均为3%,个别地区最高为15%左右,而在江西市场活鸡中则出现H7N6变种。”
鉴于目前H7N9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散布的扩大情况,研究者认为,变革家禽业的理念、改变禽鸟销售模式、切断活禽市场特别是活鸡与人群的密切接触,是阻断病毒从禽传到人的重要措施,而关闭活禽市场、采取集中饲养、中央屠宰模式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H7N9病毒主要起源于华东地区,在过去两年间,已从华东分散到周边许多省份和地区,可见加强对家禽特别是鸡群的监控力度和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现阳性的鸡群进行完全扑杀,严防可疑阳性动物的跨地区运输,才是从源头上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关键措施,H7N9病毒产生至少48种重组型变种。”管轶强调。
相关新闻
下一页:我国每年约2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