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自闭症儿童获得更健康的身心成长?近日,在广州市少年宫等机构携手举行的“书香伴星儿”活动上,广州每百名儿童有1个患自闭症,香港自闭症儿童宣扬大使陈锦鸿现身说法,分享他们陪伴自闭症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向家长传递如何对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关爱。
小孩不愿意与人交换,广州每百名儿童有1个患自闭症,生活习惯中如蹲坐困难、不愿排便等,都属于儿童自闭偏向的表现。怎样让自闭症儿童患者得到更好的关爱?知名自闭症问题研究专家、中山东大学学附属第3医院儿童发育行动中心邹小兵主任医师认为,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接纳与关怀,增进自闭症儿童与社会大众的融会。同时应当积极推动亟需帮助的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得到气力和勇气,让其带着希望继续努力往前走。
邹小兵认为,在自闭症的教育和训练中,的确需要爱,但光有爱不够,广州每百名儿童有1个患自闭症,自闭症的教育还不能让孩子太自由,由于自闭症孩子就希望独自呆在自己的世界,他人只是解决需求的工具。所以,家长和老师必须参与,展开社交等科学的康复训练方式。
儿童自闭症病发呈增加趋势
喜欢独处、对周围的事不关心,言语很少,喜欢只做某1两件事情……,自闭症儿童(又称“孤独症儿童”),因其社交障碍特点而被广泛称为“星星的孩子”或“星儿”。是1种神经发育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和行动方面的能力,部分儿童还伴随着情绪、智力、感知觉等方面的障碍。
著名自闭症问题研究专家、中山东大学学附属第3医院儿童发育行动中心邹小兵主任医师分析认为,目前,广州约有10万自闭症人群,依照目前我国儿童占20%的比例来推算,全广州市应当有2万多的自闭症患儿。在2011年中山东大学学和广州残联展开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广州市普通幼儿园自闭症得病率为1/133。“但是这个得病率调查没有包括散居儿童和特殊教育机构,因此实际病发率可能更高。”记者访问邹小兵教授时,称“实际上现在守旧估计广州市儿童自闭症得病率应当为1/100”。
“自闭症儿童的病发率目前还存在着绝对数量的增加。”邹小兵认为,自闭症儿童的病发显现增加趋势,其缘由目前还不10分明确,可能与基因及后天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干,但需要明确的是,孤独症的确有多发的态势,而且很多得病儿童家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教育问题。
行动干预和教育训练最重要
自闭症儿童的病发显现增加趋势,且很多得病儿童家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教育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对如何帮助自闭症患儿的学习生活,邹小兵教授强调了特殊教育和行动干预的重要性。“不管国内国外,都有愈来愈多科学研究和具体例子证明,对自闭症患儿展开的特殊教育和行动干预可以显著改良自闭症患者的不良预后,1部分自闭症患者具有了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行动分析专家姚毓梅在微信号“大米和小米”的文章中提到,美国在特殊教育的法律方面已推行几10年了,在美国,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仍可以和正常孩子在1个教室里学习。如果班里来了1位自闭症孩子,老师则要创造条件让他与别的孩子交换,并且这些孩子到公立学校接受教育,家长可以不用支付费用等。
得病率的被低估,导致的是自闭症群体的边沿化和教育训练资源的不足也是目前自闭症儿童面临的社会共性问题。邹小兵介绍,由于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起步晚,广州每百名儿童有1个患自闭症,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干预、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多数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都处于自我救赎、孤立无援的窘境中。
不过,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广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人数为4389人,其中得了自闭症的残疾儿童占有相当1部份比例。广州市特殊教育将从义务教育阶段的9年向15年延伸,对各类残疾儿童实行义务教育,实行“零谢绝”。据统计,至今广州已在5所特殊教育学校和11所中职学校开设了10个专业22个中职特殊班,现有在校生188人,加上随班就读共324人。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