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指出,我国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最低,中国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通过展开预防接种和爱国卫生运动等防控措施,下落了沾染病病发率,有效控制了感染病的流行和蔓延。目前,多数疫苗可预防沾染病的病发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白皮书介绍,免疫计划工作是中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1。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通过接种牛痘消灭了天花,较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全球根除天花早了10几年,我国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最低。2000年,中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7年,国家决定实行扩大国家免疫计划,国家免疫计划疫苗增加到14种,预防15种沾染病,免疫计划人群也从儿童扩大到成人。
目前,重点感染病地方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疟疾等重大及重点沾染病患者取得免费药物治疗。截至2011年,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远低于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之内的目标。感染性肺结核得病率降至66/10万,提早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肯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
白皮书指出,中国卫生应急水平全面提高。最近几年来,中国有效处置了沾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鼠疫、人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展开4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紧急医学救济。
相关新闻
上一页:冬天一来人抑郁 九成人都难免
下一页:北京流感发病率达08年后最高水平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