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西媒体报道2001年~2011年,我国急性心梗住院患者人数增加4倍,但住院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产生率等并没有明显降落。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心脏大会上,国家血汗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立新教授援引我国“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PEACE)的第1阶段研究结果指出,再灌注医治10年间无明显改进,是制约我国急性心梗医治疗效提升的最大短板。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兼临床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抒扬表示,10年来,我国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诊疗能力大幅提高,急性心梗治疗效果10年无改善,制定了大量指南,但使人遗憾的是,在挽救生命、下落并发症方面,并没有任何改进。表露这1结论是希望找到改良医治结局的有效举措。
据介绍,冠状动脉再灌注手段包括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参与术等,急性心梗治疗效果10年无改善。成功的再灌注策略能够早期、完全、持久地开通病变相干血管,可以改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蒋立新介绍,该项目抽取了162家医院(包括63家城市大医院和99家县级医院),从这些医院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因急性心梗住院的全部病历中,随机抽取18631份进行研究,其中86%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
研究发现,过去10年间,在需要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接受急诊参与治疗的比例从10%上升到27%,但溶栓医治比例却从45%降落到27.4%,3级医院降落特别明显,这使得我国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10年来整体没有明显改进。药物的规范使用也存在不足,虽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上升,但1些可改良患者预后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仍明显不足。其中,在应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急性心梗治疗效果10年无改善,唯一50%左右使用了该药物。
蒋立新指出,急性心梗治疗效果10年无改善,在已完成的回顾性研究中,由于研究设计问题,没法从中了解医患没有选择再灌注治疗的缘由。项目组正在展开前瞻性研究,以期能够找到答案。
据了解,ChinaPEACE研究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旨在定量评价2001年~2011年全国城市大医院和农村县级医院急性心梗的住院诊疗模式,住院期间病死率和并发症等变化趋势。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