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并未像流感一样通过空气传播!

2017-07-21 23:31:02 来源:
分享:

埃博拉疫情目前在西非多国肆虐,最新数据显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致死的人数已飙升至1069人。这轮3月份确认、蔓延至今的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全球性危机”,让公众再次见识到了“人兽共患沾染病”的危害。而在科学家眼中,目前为止研究所发现的疫情感染缘由即野生动物而至的新发感染病则更值得警惕。

进入21世纪以来,SARS、禽流感等新发感染病频繁产生,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安全危害最为严重的因素之1。作为人兽共患的感染病病毒,就目前来看,埃博拉的自然宿主很有多是非洲果蝠,这与大家所熟知的果子狸同属野生动物。在中国科协近日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李德新表示,野生动物“过去和以后”都是造成新发沾染病的“罪魁罪魁”。

在李德新看来,埃博拉并未像流感一样通过空气传播,埃博拉病毒先通过“可能的宿主”果蝠沾染给猩猩等灵长类动物,进而传递给人类。他说,绝大多数野生动物没有经过检疫,由于“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缘由,人类接触原始森林、野生动物的概率大幅度增加,埃博拉并未像流感一样通过空气传播,无孔不入的病毒就会进入人类世界。这些病毒对人类来讲是新的种属,埃博拉并未像流感一样通过空气传播,1旦感染,沾染性极强,病死率极高,给世界造成“恐慌”,埃博拉并未像流感一样通过空气传播。

“值得庆幸的是,埃博拉并没有像流感1样通过空气传播”,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研究员董小平说,埃博拉是通过病人或动物尸体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传播,这也使得“恐慌”的疫情易于控制。

埃博拉被称为致命病毒,其病死率可达50%~90%,SARS的病死率远远不及埃博拉病毒,也因此,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认为,埃博拉需要得到大家的警惕和重视,但比起容易变异的艾滋病、流感病毒,埃博拉“较为稳定”。董小平说,该病毒对热10分敏感,“60度加热1小时、煮沸5分钟即可使其灭亡”。

随着埃博拉疫情的不断发展,感染病例已被证实蔓延达10多个非洲国家,它是不是会传入中国?李德新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埃博拉传入的风险依然存在,但“疫情在我国大范围分散的可能性极低”。

董小平说,果蝠的飞行能力有限,很难跨过大海,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很难通过飞行来到我国,这也在1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源头的分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