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感冒裹五层衣服 三岁幼童热到昏厥!

2017-04-13 15:42:19 来源:
分享:

昨天,张婆婆见天气不错,便带着孩子在小区内晒太阳。张婆婆怕3岁的孙女感冒复发,给她裹了足足有5层衣服。孙女玩了40多分钟后,突然浑身颤抖,牙关紧闭,最后居然口吐白沫晕厥了过去。吓得直哭的张婆婆连忙将孙女送到了武汉市汉阳医院。“这是典型的高热惊厥。”该院儿科主任梅贵春教授说,宝宝本来就刚退烧,体温偏高,晒太阳进程中体温快速升高,再加上衣服穿得太厚,引发高热惊厥。梅贵春说,最近天气延续晴好,几近每天都有孩子由于晒太阳引发发热而就诊,都是感冒发热后家长护理不当,给孩子加衣服捂汗捂出来的。

过度保暖可能引发捂被综合征

俗语说:“若要小儿安,常须3分饥与寒”,但是现在的父母过于溺爱宝宝,邻近冬季惟恐宝宝受风着凉,他们常把宝宝包得牢牢实实,乃至再用上电热毯搂着宝宝睡,却不知,这类过度保暖很容易引发宝宝“捂被综合征”。

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唐晋清介绍,宝宝的脏腑比较稚嫩,体温调理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善,排汗散热功能弱,而且反应能力较差,宝宝被包裹得过暖又无力摆脱不利环境时就有可能致使宝宝身体高热、大汗淋漓,严重者可能会造成脱水、呼吸困难,若抢救不及时,还有可能会休克乃至死亡。所以,我们主张给宝宝穿宽松、柔和的衣服,给宝宝1个适合的温度,避免这类悲剧的产生。”

窍门:摸宝宝的颈背部和双手

“宝宝通常会在3~4个月时学翻身,6~7月时学独坐,7~10月时学爬,如果穿衣太多,宝宝自然会出现大运动上的不同程度的落后。如何判断宝宝的‘衣量’是不是适合?”谭慧园教给年轻的父母1个窍门,那就是摸宝宝的颈背部和双手。“当宝宝的颈背部温热无汗或微汗,双手温暖,是最合适的穿衣状态。如果颈背部无汗,双手冰冷,可适当加衣1件。如果颈背部出汗,不论手温或凉,均提示衣物过量。”她说,1旦发现宝宝的衣服被汗浸湿,比较好尽快更换。

原则:秋冻、头凉、脚暖、肚暖

谭慧园说,现在气温逐步下降,宝宝的穿衣应掌握4个原则:春捂秋冻、头部要凉、脚底要暖、脐周上腹都需保暖。

秋冻:秋季气温逐步下降,可开始对宝宝进行耐寒锻炼。宝宝穿的衣服能保持颈背部及手心温暖,手指微凉,是最适合的“衣量”。同时,随着天气变冷,可缓慢地增加衣物,便可锻炼宝宝的耐寒力,又可避免风寒感冒。

头凉:宝宝经过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广东地区的秋季其实不太冷,因此,宝宝头部其实不需要戴帽子,上衣也可相对轻浮,这样更有益于宝宝保持神清气爽。

脚暖:人体的脚部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因此,宝宝可适时选择长裤,并穿上袜子。这也是“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

肚暖: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时,宝宝通常会出现胃纳差、厌食、腹痛、呕吐乃至腹泻等。因此,让宝宝肚暖很重要。秋季时,选择宽松稍长的上衣,穿上长裤,可避免宝宝肚子受凉。另外,睡觉时围上肚兜,也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别给宝宝穿高领毛衣

谭慧园提示,在秋季,宝宝的贴身衣物,棉质为比较好。化纤衣服不要贴身穿。由于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会加重皮肤的干燥感,而且化纤衣服透气性差。在衣服的选择上,贵暖不贵多。裤子比较好选择宽松的长裤,且以棉质为首选,裤腰可采取宽橡筋,让宝宝穿着方便舒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给宝宝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高领衣可抵抗风寒,但容易引发颈部瘙痒乃至荨麻疹。对过敏体质的宝宝,比较好不要穿羽绒棉服,由于羽绒服容易引发皮疹和支气管痉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