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1月份全国麻疹病发率急剧上升,麻疹传播风险持续走高 3月起进入发病高峰期,数量接近去年第4季度的总和。对此,东莞市疾控中心介绍说,目前东莞本地麻疹报告病例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过,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及时性不能使人满意,加上春运期间人口大范围活动,麻疹的传播风险仍延续走高。
3至9月为病发高峰期
麻疹在近期是社会关注的健康焦点,国家卫计委在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麻疹病发数为3341人,死亡5人。而去年4季度麻疹病发的总数为3541人。目前,对没有相应免疫力的人群来说,麻疹还是他们最有可能罹患的疾病。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说,在过去的5年里,东莞的麻疹病发高峰多自3月起逐步走高,至7月构成病发高峰,9月逐步回落。病发以散发为主,个别企业或家庭曾出现过麻疹聚集性病例,病发人群基本上都集中在没有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儿童及外来务工人员中。
记者了解到,进入2015年,东莞市目前麻疹报告病例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儿童是麻疹病发主要人群
市疾控中心介绍说,目前东莞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是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但接种及时性不能使人满意,这也是东莞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较高,适龄儿童却是麻疹病发主要人群的缘由。专家建议,家长应及时带适龄的孩子前往居住地所在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含麻疹成份疫苗的接种。
另外,为预防麻疹,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保持双手清洁,进入医院等高危场所佩戴口罩等。要是不谨慎感染了麻疹,就要完全清洁患者使用过的玩具、被单、衣物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了避免感染其他人,病人出疹后的4日内不应上学或上班,应听从医生的指点隔离治疗。
春运加大麻疹传播风险
与其他城市相比,东莞的活动人口基数大,人口活动具有量大、频次高、季节性强等特点,麻疹传播风险持续走高 3月起进入发病高峰期。因此,虽然东莞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率到达国家要求,但局部地区会可能存在较多的免疫空白人群,并且麻疹疫情输入风险较高,散发疫情不可避免,局部地区集体单位内也可能会出现小范围爆发疫情。
另外,每一年东莞在春运期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员节前返乡过年、节后返莞工作。人际关系来往、交通工具乘搭,更会加大麻疹、流感、风疹、腮腺炎、甲肝等呼吸道及肠道沾染病的传播风险,麻疹传播风险持续走高 3月起进入发病高峰期。对此,疾控中心也提示,旅途前人们应提早接种好相应疫苗,旅途中做好自我防护,尽可能不到人多拥堵、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必须去时,比较好戴上口罩,同时,打喷嚏或咳嗽时遮掩口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避免接触腹泻病人等。若出现发热、出疹、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接种疫苗是预防最有效方法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沾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感染麻疹后,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脸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延续4至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随脱屑现象。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实现人与人的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情势通过空气传播,麻疹传播风险持续走高 3月起进入发病高峰期。病人出疹前后4天内的说话、喷嚏、咳嗽都能让近距离接触的无抵抗力人群被感染,并发肺炎的病人其沾染期更长达出疹后的14天。
据介绍,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含麻疹成份的疫苗有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3种。依照国家免疫计划程序,适龄儿童可以避免费接种含麻疹成份疫苗,分别在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在18至24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对成人,如果未感染过麻疹,又没打过麻疹疫苗,或不记得之前是不是打过麻疹疫苗的,建议还是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如成人接种麻腮风疫苗,需自愿自费完成。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