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世界肾病日,今年的主题为“肾脏健康,全民共筑”。为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与其相干疾病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初期检测和预防慢性肾病重要性,12日上午,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举行义诊活动,展开肾脏病的咨询、义诊、发放健康资料、测血压等。
记者从义诊现场得知,最近几年来,肾结石是深圳人最多见和多发的肾脏疾病。在深圳医院肾病科患者中,有1/3—1/2的人是肾结石病人,深圳肾病患者超三成有结石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深圳人得肾结石的多是25—50岁的中青年,而且男性病发比女性要高。
现象:深圳肾病患者结石多
今年28岁的李先生,最近几天腰部痛得利害,11日到中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他1进门来,看到他痛得那末难受,就觉得他应当是有肾结石。”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熊国良说,他用手压了1下李先生疼痛的位置,患者痛得更利害,这更让医生肯定他的判断。经过B超检查,李先生右肾有1个7mm×6mm大的结石。“这个结石还不大,不需要手术,服用药物治疗,多喝水,可以排掉结石。”熊国良说。
肾结石是深圳乃至广东地区多发的1种肾脏病,高达5%—10%。熊国良告知记者,在深圳医院肾病科患者中,有1/3—1/2的人是肾结石病人,深圳肾病患者超三成有结石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个早上30个门诊患者,最少有10个是肾结石。”而肾结石却是在北方城市很少见的疾病,“我们医院有的医生从北方城市过来,之前在北方医院都没有见过肾结石的病人,也没有做过结石手术。”熊国良说。据悉,深圳人得肾结石的多是25—50岁的中青年,而且男性病发比女性要高。
探因:与地理环境水质饮食等有关
为什么北方少见的肾结石在深圳会如此多发呢?熊国良告知记者,肾结石的构成主要与地理、气候环境和地方饮食习惯等因素密不可分。深圳地处亚热带,属于海洋气候,长年湿热,土地、土质和食品中含钙质比较高,容易产生结石。水也与健康有关,南方水系特别是靠近山区的地方,钙、钠等矿物资含量高,这样的“硬水”,终年饮用便可能增加泌尿系统结石病发率。
而且深圳人的饮食也容易产生结石,深圳肾病患者超三成有结石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深圳人喜欢吃豆腐、虾、蟹、牛羊狗肉等,都是高蛋白、含钙高的食品。”高蛋白、高钠饮食,会使体内构成太高浓度的草酸盐、尿酸等代谢产物,从而促进了肾结石的构成。而海鲜中含有大量嘌呤,这类物资经过分解会变成尿酸,如果血液内的尿酸含量增多,沉淀起来也容易构成结石。
因此,深圳肾病患者超三成有结石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深圳肾结石患者多与地域有关,受水质、气候,乃至饮食习惯影响。
防治:多饮水多排尿少吃海鲜
1般来讲,结石小于1cm,不用手术治疗,平常多饮水、多运动,加上适当药物治疗,即可自然排出。当结石超过1cm时,可通过体外碎石或腔道手术等方法来治疗。普通的常规尿检就可以够发现结石,因此,熊国良建议,深圳市民每一年做1次常规尿检。
多饮水、多排尿、多运动是预防肾结石最根本的方法。同时,熊国良还建议,要适当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平淡,低盐少钠,减少含有钙食品,比如少吃豆腐、虾、蟹、牛羊狗肉等,多吃白色的肉,比如鱼肉、鸡肉、鸭肉等。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