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患者故事之:坚强彝族妈妈阿苦么忍!

2017-06-03 09:32:09 来源:
分享:

自1983年起,每一年5月的第3个星期日被定为国际艾滋病烛光记念日,艾滋患者故事之:坚强彝族妈妈阿苦么忍,这是公然吊唁因艾滋病去世的感染者的日子,也是提倡同等,反对轻视,追思逝者,鼓励生者的重要记念日。

2015年5月17日,由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指点,中华红丝带基金、北京地坛医院、北京红丝带之家主办,北京佑安爱心家园、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同盟支持的主题为“没有忘记你”——2015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主题追思会在北京地坛医院举行。

阿苦么忍就是在本次活动中被追悼的1位坚强的感染HIV的彝族妈妈。

图为春妮讲述阿苦么忍的故事(供图/中华红丝带基金会)

阿苦么忍,4川省凉山州特里木镇人,2007年8月,她在卫生院检查时被确诊感染HIV,那时的她已怀孕5个月了,艾滋患者故事之:坚强彝族妈妈阿苦么忍,这是她即将迎来的第2个孩子,瘦小的她看上去其实不像个孕妇。

在她听到确诊感染时,神情黯然地说,艾滋患者故事之:坚强彝族妈妈阿苦么忍,1定是老公沾染给自己的。她的老公有长达10年的吸毒史,并且也是艾滋病感染者。在大凉山,大多数彝族妇女的传统观念就是:只要结了婚,就以丈夫为重——即使他吸毒。

医护人员向她讲授了艾滋病医治的相干信息,全部进程她都很平静,但是讲到艾滋病母婴阻断、阳性孕产妇孕期注意事项时,她激动的用彝语说:“我们村里人甚么也不知道,但是只要能治病,能保护孩子,你怎样说我就怎样做!”

接下来的日子,阿苦么忍按时检查、按时吃药,期间又病了几次。由于丈夫吸毒,她家里已变卖了所有家产,没有办法,只能靠亲戚朋友、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的接济过日子。

2008年1月,她在县医院顺产下1个女婴,孩子很瘦小,诞生时不到5斤,取名里合。产后她继续接受抗病毒医治,在此进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医治,她说,孩子还小,我不能死,坚持医治就还有希望。

2009年1月,里合12个月大时第1次做HIV检测,结果是阴性,她很高兴,2009年7月再次确认检测,还是阴性,证明艾滋病母婴阻断成功了!听到这个结果,么忍高兴地不停地流泪。

2女儿诞生不久,丈夫去世了,么忍1个人带两个孩子,日子过得10分艰巨,她的身体越来越衰弱,常常得病。2009年10月,么忍带着对两个女儿的不舍离开了人世,家里只剩下75岁的婆婆照顾两个孙女。荣幸的是,村支书为两个孩子申请了孤儿救助,稍微减缓了家中的经济压力。

家中生活虽然困难,但是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大女儿在不到7岁时已干起家里的农活。2011年,两个孩子唯1依托的奶奶也去世了,她们被送到了当地福利院成了孤儿。

让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么忍的大女儿就读于特里木镇先锋小学,2女儿里合被大连的好心人收养,生活和教育得到了的保障。相信么忍在天有灵,应当安心了。

阿苦么忍,只是大凉山深处千千万万受艾滋病影响妇女的1个缩影。为了帮助更多像她这样的彝族妇女,中华红丝带基金启动了“红丝带母婴平安项目”,增进大凉山特困怀孕妇女住院分娩和孕期检测,推行艾滋病母婴阻断措施,避免更多的新生儿感染疾病,下落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