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6月份的最后1周是世界尿失禁周。据统计,尿失禁病发率堪比糖尿病,已成为世界5大疾病之1。近日,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建业指出:如果每天上厕所超过8次,晚上上厕所超过1次,就需要警惕尿失禁了。
我国尿失禁病发率为18%~53%,女性病发率高于男性,特别是老年妇女的病发率高达70%。美国泌尿学会的统计显示,有1半以上的女性都面临着尿失禁的困扰。
王建业告知环球网记者,特别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女性,他们生育早,孩子多,尿失禁情况更严重。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疾病,45~55岁为多发年龄。除年龄因素外,还与初次生育年龄、胎儿大小,生产方式有关。自然分娩就容易产生,如果是剖腹产产生率会低1些。另外,肥胖、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和种族和遗传等也影响尿失禁病发率。
王建业说,多数的排尿障碍是由于膀胱过度活动导致的,主管排尿的神经不能准确向有关组织投递“开”、“关”的信号。
很多患者误以为尿失禁是自然老化进程,常常因害臊而没有及时去医院救治。专家指出,尿失禁是可以治疗的。对轻中度患者,可通过盆底肌肉训练,专家:每天上厕所超过8次警惕尿失禁,也就提肛,每次收缩2~秒,休息10秒,每次练习10~30次,每天练习34次,延续8周以上或更长逐步恢复。对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手术等医治。“但是对1些固执性排尿障碍就得用骶神经刺激调理”王建业说。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廖利民介绍,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专家:每天上厕所超过8次警惕尿失禁,是1种置入体内长时间使用的电调理医治,通过弱电脉冲影响骶神经,调控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神经反射。简单说,就是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投递“开”、“关”信号。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等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还有非阻塞性慢性尿潴留等经守旧医治效果不理想的病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7.5万人受益于该疗法。
相关新闻
上一页:韩八成民众认为疫情信息不透明
下一页:德国首现MERS死亡病例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