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病发高峰期。记者从疾控部门了解到,东莞已出现了登革热本地病例,且市内5个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监测点为高密度,疫情流行的风险进1步增加。
疾控部门介绍说,今年以来,由于东南亚国家及台湾等地登革热疫情严重,我省输入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9月以来,潮州产生了本地登革热爆发疫情。另外,当前的气候因素也有益于蚊媒繁殖。根据省疾控中心的通报,东莞现登革热本地病例 5个蚊媒监测点处于高密度,东莞与广州、佛山、中山、潮州5个地市已出现本地病例。
“布雷图指数”是评价1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孑孓)繁殖的容器数。最新1期的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处于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监测点的高密度监测点有132处。其中,位于大岭山、塘厦、石碣、沙田的5个监测点显示蚊媒高密度,大岭山最高,东莞现登革热本地病例 5个蚊媒监测点处于高密度,布雷图指数BI为31.4。
依照往年规律,7—11月是东莞登革热的多发期。去年,东莞登革热疫情也比较突出,全年累计报告288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210例,输入性病例78例,首例输入性病例出现在5月,病例增多主要出现在9月以后。专家表示,当前是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东莞现登革热本地病例 5个蚊媒监测点处于高密度,部份区域蚊媒密度仍处在较高水平,未来产生登革热局部爆发或流行的风险进1步增加。
疾控专家呼吁,广大市民人人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各级单位应针对办公室、单位内部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等各类场所展开翻盘倒罐、清算繁殖地等工作,展开灭蚊行动,下落蚊虫密度。市民应自觉对家庭内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托盆等蚊虫繁殖点进行清算,并定期灭蚊。
相关新闻
上一页:前8月粤检出37例输入性登革热病
下一页:假期出游这些地方小心登革热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