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至3月为心血管病猝死高峰!

2017-05-08 13:14:26 来源:
分享:

每一年的11月到来年3月,是1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的高峰期。不但如此,研究发现,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必须引发重视。

高血压患者“冬高夏低”,保暖很关键。由于热胀冷缩,血压在秋冬季节比较高,所以1定要注意血压变化,11月至3月为心血管病猝死高峰,及时调剂用药。建议1周丈量两到3次血压。如果出现头晕、头疼等情况,1定要马上量血压,并及时就诊。

高血压患者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冷风从脖子进入,出门前戴好围巾,护住脖子和胸口。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否则容易引发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引发心脏病和高血压。

另外,要保持精神放松,没必要过度担心,像打仗1样过冬。精神过分紧张也对高血压患者不利。只要注意生活细节,1样可以平安过冬。简而言之就是:多保暖、适当动、少吃盐、不饮酒。

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冬季喝点白酒暖身,这样做要特别慎重。饮酒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新陈代谢增强,11月至3月为心血管病猝死高峰,心跳加快,引发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而中风。高血压病人应避免饮酒,特别不宜多饮烈性酒。

血压高不1定要马上用药。如果患者救治时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医生不会马上判断其为高血压,11月至3月为心血管病猝死高峰,让其服药。而是先视察,若患者身材较胖,大夫会建议先减肥,然后监测血压3个月,看情况如何,再斟酌是否是用药。

服药时间根据血压峰值调解。正常人血压波动是双峰1谷,多数人血压高峰值会出现在早上8点至10点,下午出现在16点至18点,夜里清晨2点至3点是血压最低的时候。如果患者清晨血压正常,到了下午血压才升高,那吃药可以选择在每天上午10点或11点,这样有益于控制下午的血压。

1般降压药释放量最大值是在服药后56个小时,患者可根据自己每天升压的时间进行推算,看看甚么时间服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如果自己不会推算,建议告知主治医生,让他给您调解服药时间。

有时患者会出现漏服药的情况,那该怎样办?如果是1天服用1次的药物,清晨或中午忘吃了,可将漏服的药物给补上;如果是1天服用3次的药物,清晨漏服了,马上快到中午了,就不要补了,直接中午吃1次就可以够了,千万别把两次的药1起吃了,会让血压降得很低,产生危险。

医生最想看到的“那张纸”。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各量1次血压,并进行记录,内容包括丈量时间和血压数值,如果使用的是电子血压计,要将心率也记下来。救治时带着记录,这是医生最想看到的。医生可根据患者提供的记录进行调解,到达事半功倍的控压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李虹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