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25日发出正告,寨卡病毒已散布至全部美洲,此前只有加拿大和智利暂时幸免,但加拿大公共卫生署29日宣布,加拿大发现4个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人,其中2人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人在阿尔伯塔省,还有1人在魁北克省。。寨卡病毒这个陌生的名字随着媒体报道进入大众视野。这究竟是1种甚么样的病毒?会带来哪些健康伤害?离中国又有多远?这1系列问题引发公众关注。
寨卡(Zika)病毒于上世纪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尔后传播到非洲各地、南太平洋等地,近期分散到拉美。目前的研究认为,该病毒主要由生长在热带环境中的伊蚊传播,现已知多种伊蚊都可以传播这类病毒。寨卡病毒之所以半个多世纪不为众人所知,是由于它引发的症状比较轻微,类似登革热的温和情势。只有约20%的感染者会表现动身热、皮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轻微症状,通常不到1周便可消失,极少有人需要住院治疗,还没有死亡案例。不过,寨卡热的症状至今没有殊效疫苗和治疗药物。
2014年以来,WHO已发现寨卡病毒在美洲存在本土流行。当前,寨卡病毒在美洲的传播出现上升态势,疫情存在跨境传播风险。其中,巴西的疫情最为严重,中疾控:寨卡病毒在中国扩散机会低,目前已报告近4000宗病例,有21个州(巴西全国有26个州)受此病毒影响。由于最近发现该病毒可能会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致使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乃至死亡,使得这类被人们忽视的病毒恍如1下子“苏醒”了,中疾控:寨卡病毒在中国扩散机会低。萨尔瓦多、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乃至向女性发出了避孕正告。
据法新社1月22日报导,3个月前,巴西首次出现了关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存在关联的新闻。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梅尔解释说,畸形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但寨卡病毒“恍如是主要可疑因素”,病毒与小头症之间的关系仍在研究中。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1篇报导指出,到2016年,巴西卫生部只能“确认134例小头畸形与寨卡病毒相干”,其他病例仍处于调查中。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2科主任陈志海告知《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国内还没有发现寨卡病毒及其引发的寨卡热,“了解这类病毒的专家应当也不多”。综合国外的资料,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这类蚊子在南方比较多。据统计,北京大约只有6%的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载体之1。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杨占秋表示,随着当前全球人群活动加速,寨卡病毒由南美地区传入我国,并在南方热带地区流行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引发大范围的流行。至于北方温带、寒带地区,其实不适合该病毒的生存,流行的可能性很小,国人没必要恐慌。这1观点与英格兰公共卫生局类似,这1官方机构指出,寨卡病毒不会自然出现在英国。
斟酌到近期和未来数月的感染传播模式,多国卫生机构给出了建议。1月1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拉美和加勒比海14国旅行警告,称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引发疫情,公民应慎重前往上述地区,孕妇尤须警惕。如果必须前往上述地区,应先咨询医生意见,中疾控:寨卡病毒在中国扩散机会低,在当地做好防蚊虫准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流露,目前我国还没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但同时提示,近期如准备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应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身体袒露部位涂抹防蚊水等。如有发热、头痛和红疹等症状或体征,应在入境时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尽快就诊,救治时应告知医师旅行史等相干讯息。杨占秋建议,育龄期妇女尽可能不要前往南美地区。由于寨卡病毒可致使新生儿神经发育畸形,因此孕期前3个月要加强管理,避免感染。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