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万例,其中尘肺病65.3万例。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总数90%以上。在众多尘肺病患者当中,陕西省山阳县大山深处,1个有48名尘肺病患者的群体,10年来,如风中落叶,片片凋零;活着的,也饱受了病痛的折磨,失望地等待着愈来愈近的死神。
“又有7名尘肺病患者死了。”2012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8,当记者赶到山阳县石佛寺镇,见到几位正在要求镇政府为他们出具材料以便办理残疾证的尘肺病患者时,山阳48名尘肺病者死亡过半 残存者生无可恋,得到了这样1条消息。
这7名患者的名字分别是陈金奎、曹传正、李光秀、杨尚南、杨尚西、张道银、成明安。
距离上次见到他们已两年。虽然早就预感到这期间可能会有人离开人世,但短短两年,7名壮年男子去世的事实却还是让人震惊和难以接受,山阳48名尘肺病者死亡过半 残存者生无可恋。
上1次见到他们,还是2009年7月。那时,这个曾是48人的尘肺病患者群体已有19人病逝或自杀。而现在,生死簿上又添了7条冤魂!
被尘肺病改变的村落
这是陕西省迄今为止最大的1起农民工群体遭受特大尘肺病危害事故。事故产生在洛南县陈耳金矿,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受害者仅仅在山阳县就有48人,主要集中在石佛寺镇麻庄河村、黄泥河村、蛟沟村。其中麻庄河村就有李光山、李光益等19人。如今,这19人中9人已去世。
据这些尘肺病患者回想,李光益应当是这些农民中最早到洛南县陈耳金矿打工的人,那是1991年。听说,李光益在陈耳金矿干活每月能挣1000元钱,这个收入在当时来讲是非常使人羡慕的。尔后,同村和邻村的很多人便陆陆续续赶往陈耳金矿。但他们没有想到,本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的打工之旅,却1脚踏上了死路。
他们到了陈耳金矿,在私人老板承包的坑道里干活,刚开始矿上免费发口罩,后来的口罩钱从工资里扣,口罩质量很差,山阳48名尘肺病者死亡过半 残存者生无可恋,防尘纸用1次就坏了。他们采矿打过水钻,后来为了节俭本钱,就采取干眼操作,防尘设施更是不讲求了。
上世纪末,这些在金矿打工的村民陆陆续续病倒,呼吸困难。2000年8月,开始有人死亡。
最早去世的是石佛寺镇蛟沟村村民李光成,他于2000年8月8日去世,时年31岁。接着,2001年2月24日,同村的27岁青年江谋富病逝;同年7月7日,麻庄河村31岁的李光山病亡……
这么多青壮年相继离世,让大山深处的村落笼罩在1片神秘的恐怖气氛中。而这时候,黄泥河村和麻庄河村很多人相继病发。
有人去西安检查才知道,自己得的是1种职业病——尘肺病,会要了他们的命。
两次诉讼历经8年
尔后,山阳县48名尘肺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开始了漫长的上访、诉讼。
2002年,他们将陈耳金矿所属的陕西鑫元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及第3人(包工头)诉至洛南县法院。这次诉讼延续了3年之久,2004年开始陆续宣判,到2005年10月全部判决终了。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及第3人背章作业造成农民工人身侵害,应负主要责任,各赔偿原告各项损失的40%;而原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其所受的侵害也有1定的错误责任,亦应承当20%的责任。这起旷日持久的“人身侵害赔偿”纠纷案件,以4∶4∶2的归责法1审审结。依照法院判决,这些尘肺病患者将得到230万元的人身侵害赔偿款,平均每人仅5万元。而终究他们都没法足额拿到,由于在漫长的诉讼进程中,部份尘肺病患者已熬不住,与包工头私下达成协议,收了对方1些钱“私了”。其中,杨尚西收了1个包工头5400元私了。即使是在判决后,原告和第3人之间的赔偿也多是通过艰巨的“协商”,最后无奈“打折”了赔偿款。
2007年,陈金奎、谭从华、李光秀等27名仍然在世的尘肺病患者再次向洛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鑫元公司和当初的工队负责人,要求判令被告1次性赔偿原告后期医疗费,并许诺:此事就此了结,以后不再追究被告任何民事责任。这次诉讼历经败诉、上诉、中院裁定发回重审,到2009年7月份,他们终究等到了比较“理想”的判决,判决基本认同了他们9万多元的诉讼标的,但还是依照4∶4∶2的归责法,判定尘肺病患者们承当20%的责任。
一样的,要想拿到这笔赔偿款,他们还需等待、协商、让步、“打折”。
这期间,有人在等待中含恨离世,有人则做着最后的挣扎。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