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喉科高低主任介绍,有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侵害密切相干。
1天接10个小时电话,两耳听不见了
今年48岁的郭女士曾在1家大企业做销售服务,“我们公司有几百个业务员,服务来自上千个全国各地的客户,女子日接10小时电话致双耳失聪,我们就为业务员和客户做后勤服务。”郭女士回想说,女子日接10小时电话致双耳失聪,那时候她每天早上8点开始接电话,1直接到晚上6点下班,1个电话就要3410分钟,“每次接完不但是口干舌燥,耳朵嗡嗡作响,1天下来头都要炸掉了。”郭女士说,1天,她突然发现右耳听不清了,右耳听不见就换左耳。后来她发现自己的左耳也听不清了。到医院,医生说她是神经性耳聋,已错过了比较好的医治时间,听力没法恢复,而病因和精神压力,疲劳和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有1定的关系,女子日接10小时电话致双耳失聪。
高强度脉冲噪声,会“瞬间”致使听力损伤
南京市鼓楼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低介绍说,噪声对人体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即噪声性聋。这类噪声性聋的缘由之1是由于长时间受噪声刺激而产生的1种缓慢的、进行性听力损伤;缘由之2是由于高强度的脉冲噪声刺激,会“瞬间”导致听力侵害,其损伤部位都在内耳毛细胞,毛细胞是人体听觉神经的末梢,极易受噪声侵害,1旦受损即不能再生。
如果人体长时间处于噪音的环境中,就会让听神经长时间存在于极度兴奋中,造成内耳毛细胞的劳损,并引发中枢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改变,出现听力紊乱,进而产生耳鸣、耳聋等听力降落问题。另外,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会产生头痛、脑涨、失眠、情绪烦躁、全身疲乏无力和记忆力消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戴耳机听歌不要超过1个小时
专家提示,在大街上、公交车上、商场、集市和运动时不要听MP3或使用手机。由于在喧闹环境下用耳机听音乐,会不由自主地调高音量,大强度的声音不断撞击耳膜,就会造成耳蜗毛细胞的侵害引发听力损伤。另外,每天接打电话、“随身听”等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阔别蹦迪、强烈摇滚打击乐、鞭炮、锣鼓等噪声环境,使用耳罩或海绵耳塞保护听力。
相关新闻
上一页:“熊猫血”比普通血贵两倍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