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症 治疗须双管齐下!

2017-11-28 17:58:33 来源:
分享:

产生抑郁乃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类病人可能问题本源不但在抑郁,更深的来源多是帕金森病。专家指出,产生帕金森病,要防备其引发的抑郁;已发现抑郁,要留意是不是有动作缓慢和肢体震颤、僵硬的帕金森病的身体表现。合并帕金森病的抑郁患者须边治帕金森,边进行抑郁医治才能收到效果。

阿婆患帕金森轻生因疾病引发抑郁

张婆婆今年81岁高龄,在他人眼中,她老伴尚在、子孙满堂,日子过得可幸福了。其实,谁都不知道张婆婆的心酸。今年9月,老人从6楼家中阳台纵身1跃欲寻死。不幸中的大幸是,老人除多处骨折、肺部挫伤外,并没有生命危险。老人这1跳让家人费解,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症 治疗须双管齐下,左邻右里非常震惊。原来,婆婆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两年前还发现患帕金森病。虽然老人血压控制得还比较好,而帕金森病看过1次专家后1直是在家服药。但是,近半年来,家人感觉婆婆变得孤僻,不爱与人沟通,还常常不是觉得这里痛就是那里痛,带她上医院又查不出实质性的问题,1打上吊瓶她就说舒服了。“1定是受不了病痛才想不开!”家人这么认为。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1医院神经内科洪铭范教授认为,张婆婆的自杀行动极可能是因帕金森病并发抑郁引发的。他指出,帕金森病患者中并发抑郁症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在遇到帕金森患者情绪、行动等有明显变化时,必须提高警惕,在给予患者抗帕金森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无抑郁,尽早进行抗抑郁医治。

帕金森抑郁有迹可寻

国内外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症的产生率为50%⑺0%,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症 治疗须双管齐下,65岁以上患者帕金森抑郁的产生率更高。洪铭范称,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1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肢体或身体其他部位震颤、僵硬,大多在60岁以后病发。所以,家中如果有年龄较大的帕金森患者,家人1定要密切留意患者情绪、行动等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帕金森抑郁的产生。

“帕金森病患者如果老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要防备疾病引发的抑郁症。”专家指出,帕金森抑郁患者临床症状有老年抑郁症的特点,有时在抑郁、低落等情绪方面的表现不1定特别突出,他们更多表现为身体方面的不舒服,例如食欲消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焦虑烦躁、疲惫无力、记忆力消弱、行动缓慢等。

另外,有的帕金森抑郁比动作缓慢、震颤、僵硬出现得早,因此,当老人出现很严重的抑郁症状时,家属也应密切留意老人有无出现4肢震颤、姿式步态异常等帕金森病症状,以初步判断老人的抑郁是不是因帕金森病。

帕金森抑郁与单纯性抑郁不难区分

由于常表现为情绪极度消极、低落,觉得生活毫无意义,74岁的抑郁患者李伯常常有想不开的话冲口而出。家人屡次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抗抑郁医治1年,效果不明显。最后,在心理医生建议下到神经科来救治,检查发现,他有肌肉强直、右侧肢体轻度震颤,是1位帕金森患者,医生判断他是因帕金森病引发的抑郁。经过帕金森药物与抗抑郁药联合医治半年后,患者恢复了以往的开朗。

洪铭范指出,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症 治疗须双管齐下,老年帕金森抑郁表现与单纯性抑郁不同,若被当作单纯性抑郁来看,会延误医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洪铭范指出,单纯性抑郁通常产生年龄较年轻;有明显的社会生活事件刺激,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症 治疗须双管齐下,或由于生存压力过大等负面因素引发;多数唯一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相比之下,“帕金森抑郁患者年龄多数偏大,而且年龄越大,抑郁症的产生率越高;帕金森抑郁不1定有明显的诱因;帕金森抑郁除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以外,还有肢体活动障碍、认识障碍等器质性疾病的表现”。

专家提示,帕金森病抑郁是1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不论是先发现老人得了抑郁还是帕金森病,应当要做好帕金森病及其合并抑郁的两重防备,只有接受帕金森病系统治疗的同时,进行抗抑郁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