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冠心病人有血瘀、气虚等现象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最近几年来我国冠心病病发率也逐步增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导致心脑血管病病发率明显升高。面对冠心病导致的心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接受手术,包括我们常说的放血管支架、气囊扩大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处理紧急情况,但身体状态未得到改进,多数会再次血管阻塞。专家指出,中医药结合西医药物和手术医治,能改进病人整体情况,减轻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预防心梗和死亡。
放支架、气囊不是治冠心病的唯1方法
80岁的罗老先生,曾有3次心肌梗塞的经历,饱受冠心病的折磨。他的老伴称,罗老先生2000年第1次产生心肌梗塞时,却被医院诊断为胃病,但家属的看法和医生不同。“那时候他连续病发,1痛就全身冒汗。”因而,老伴带他换了家医院。检查后发现,罗老先生1条血管闭塞了90%,做了搭桥后,病情减缓了。但2004年,罗老先生又病发了,手术急救后可用中医药改善冠心病,急救后再次挽回了生命。同时,医生给他服用中药益气活血。再配合治疗下,罗老先生如今仍能出门,即使身上已安置多个支架。
“目前中西医两套方法治疗冠心病,但仅现代医学不能起最大效果。”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张敏州教授对记者表示,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资的血管——冠状动脉产生粥样硬化,致使心脏供血不足,不能正常工作。通常,冠心病的治疗首先是服药,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存在参与或外科手术指征时,就会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参与医治就是用支架或扩大的球囊来扩大血管,这是最经常使用的。“但是,冠心病参与医治仅仅是1种局部治疗,手术急救后可用中医药改善冠心病,并没有中断冠心病产生继续发展及再产生心肌梗塞,由于冠心病的基础——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还在继续。”
中药能整体改良病人全身状态应与西药同用
张敏州表示,要延缓冠心病发展进程,必须以药物为基础。“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总结出心脑血管病防治中西医联适用药‘金3角’方案,即阿司匹林等抗栓药、他汀类调脂稳斑药及中药。”在日前首发的张敏州教授主编的《邓铁涛论治冠心病》中,他与大家分享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和论证。
张敏州称,服药必须病关键合,冠心病人主要类型是气虚血瘀型,因此服用的中药,也以补气扶正、活血通络为主。他称,在研究了南北方人的体质差异后,发现大部份冠心病人有血瘀、气虚等现象,手术急救后可用中医药改善冠心病,因此大部份合适服用益气活血、温阳的中药。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