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作为糖尿病大国,我国目前得病总人数超过9000万,但糖尿病患者中唯一3分之1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仅3成患者知道自身患糖尿病 专家建议定期检查。那末,甚么人容易得糖尿病,怎样尽早发现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是1种常见的慢性非沾染性疾病,其病发与遗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干。糖尿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眼底病变、血栓等1系列并发症。37岁的何佳霖是1个12岁孩子的妈妈,也是1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她说,疾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生活影响很大,它不是传统意义的疾病,长个东西开个刀养养就好了,这个是1年365每天天折磨着你,每顿饭都在较劲,很多东西不能吃不能碰,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这张嘴吗,什么都不能吃真是最大的惩罚。”
像何佳霖1样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在我国有9000多万,也就是说,每10个国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大国,我国目前糖尿病病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仅3成患者知道自身患糖尿病 专家建议定期检查,公众普遍缺少预防糖尿病的知识。研究显示,我国108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唯一3分之1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指出,初期发现糖尿病对糖尿病的治疗意义重大,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当定期检查血糖。究竟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呢?杨文英教授说:“如果你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就容易得糖尿病,高危人群,仅3成患者知道自身患糖尿病 专家建议定期检查,包括有家族史的人,同胞得病的比父母的还要严重,如果说兄妹都有糖尿病,那么你糖尿病的概率超过50%。第2是年龄,年龄是糖尿病病发的危险因素之1,40岁以上的人,不管有无家族史都应当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第3个就是如果你胖了,腰围体重大了,都容易引发糖尿病,因此现在肥胖的人应当定期检查。第4个,现在得了高血压甘油3酯高的人,还包括不爱运动的人,都应当定期检查血糖。”
为了提高糖尿病的自我知晓率,提高民众主动丈量血糖的意识和增加丈量机会,卫生部门正在各地推行展开“健康小屋”。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介绍说:“我们在各地提倡健康小屋,就是在社区里自测的仪器安排,现在很多社区都有这样的条件,也包括写字楼在内的1些场所,当你走到这,买菜晨练后可以到小屋自我丈量,这是我们在推行的工作。”
随着糖尿病病发率的上升,糖尿病患者也显现出低龄化趋势,糖尿病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1项最新研究显示,我国有170万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与1994年相比,25岁~34岁中青年糖尿病得病率增加了8倍。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说,遗传因素和肥胖是青少年和儿童患糖尿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青少年和孩子中病发有两个缘由,1个是家族遗传,父母如果有糖尿病,加上孩子从小胖,这样的孩子即便是青少年阶段,也会得2型糖尿病。总之,遗传和肥胖,这是让年轻人和小孩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据了解,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儿童,父母应当每半年就带孩子去医院化验血糖,不但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两小时血糖。只有从儿童时期做好预防和管理才能更好的减少病发人数。
相关新闻
上一页:颈腰椎疾病仅15%病人需手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