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别擅自为宝宝“开药” 勿减量使用成人药!

2017-11-25 23:58:25 来源:
分享:

宝宝在生长发育的进程中,难免会遇到感冒、发热、腹泻等各种疾病的侵袭。有很多家长怕生病的孩子出门麻烦,就根据以往的经验,去附近药店购买1些药品。还有1些家长希望孩子尽快好,迷信贵药、进口药,乃至将成人用药直接减量给宝宝服用等等,家长注意别擅自为宝宝“开药” 勿减量使用成人药,这些行动都很危险,都有可能给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宝宝带来药物性损伤。

勿减量使用成人药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陈莉婧医生告知新快报记者,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系统功能还还没有发育成熟,特别是心、脑、肝、肾的功能未发育成熟,致使宝宝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低下,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中毒反应,加上宝宝对抗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低下,1旦出现不良反应也常常较其他人群严重。正是由于宝宝具有自己的生理特点,成人用药在给宝宝服用经常常引发了副作用乃至毒性反应。所以家长给小儿用药1定要遵医嘱,不可想固然。陈莉婧建议,家庭储备药品要把成人药物与宝宝药物分开放,并将药品宜放在孩子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常常告诫孩子不要擅自服药。

宝宝用药须遵医嘱

很多家长图省事,常常凭自己经验为宝宝选用药品,或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为理念给宝宝服用补益类药品等,这些行动都是不可取的。

陈莉婧指出,不同种类药物之间存在有相互促进或拮抗的作用,在疗效上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只有进行专业的选择才能更有效地医治疾病。而选择1个适合的药物剂型和有效的药物剂量,要综合推敲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状态,还有疾病程度,这是由于不同剂型的药物在体内到达和保持有效浓度的所需药量和所需时间都是有差别的。“家长们不要擅自为自己的孩子‘开药’,遵医嘱才是安全的做法。”

常常使用药物使用指点

抗生素——即消炎药。感染实际上是由病毒引发,1般不需要抗生素医治。而过度使用抗生素,1是可以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例如消化系统不适、肾脏侵害、耳聋;2是可导致细菌耐药产生率迅速递增。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随便给宝宝使用消炎药。出现“感染”,应当尽快去医院救治,用药遵医嘱。

感冒药——1般抗感冒药不是治疗感冒病因的,而是治疗感冒症状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抗组胺剂、咳嗽抑制剂和血管收缩剂等。这些成分对宝宝也许能起到抑制感冒症状的作用,家长注意别擅自为宝宝“开药” 勿减量使用成人药,但是它们的副作用也会导致宝宝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因此,对小儿的轻度感冒可以多饮水、多休息,冲洗鼻子,注意透风等,必要时进行物理降温。

维生素——有些父母认为,维生素是营养剂,多多益善,因此长时间大量给孩子服用,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伤害。例如过量服用维生素A会影响幼儿骨的发育;治疗佝偻病的良药维生素D,过量服用引发的后果比本身佝偻病更严重;维生素C,长时间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更会影响宝宝骨骼发育等。其实维生素广泛存在食品中,只要给孩子调解好饮食结构,便不会缺少维生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