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家称,市民对“甲流再袭”不必恐慌。目前,甲流已成为季节性流感的1种,且可防可控。
今冬或出现流感集中疫情
受极寒天气影响,北京近期流感病发率较高。市疾控中心昨天表示,上周北京市2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监测门、急诊救治人数1040090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2.75%,流感样病例人数为28567人,已到达自2008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
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介绍,自去年12月起,流感病发水平开始上升,目前已进入高峰时期,未来1段时期内,流感将保持较高活动水平。“预计将会延续到春节。”他判断,到春运高峰期,人群路途中抵抗力降落、卫生设施又不太好,更容易得上流感。
他表示,今冬流感的多发,同延续寒冷天气相干,很多市民增减衣物不够公道。另外,目前也正处于流感流行季,北京报告两起甲流致死病例 死者均有基础病。
邓瑛说,在此期间,不排除在学校托幼机构、集体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流感而至使的集中发热疫情的可能性,同时也会出现由于流感而至使的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
已有两人因“甲流”死亡
记者昨天了解到,2009年流行的“甲流H1N1”,今冬又出现在北京。
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发现,现阶段北京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且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动度较前期已明显增强,逐渐转变成主导毒株。
“这类病毒和2009年的甲流H1N1相近,没有出现明显变异。”邓瑛介绍。
市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北京已报告两起因“甲流H1N1”死亡病例。两人均为女性,1位是22岁来京务工人员,另外一位是65岁癌症患者。
疾控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学校、用人单位若出现流感患者,应尽早隔离,避免带病上班等情况。
“甲流”档案
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范围流行。当年5月,中国内地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2009年7月,北京首现本地聚集性甲流疫情。截至2010年1月17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10966例,死亡76人。
■追访
甲流死者均患基础病
记者昨天得悉,北京两起因甲流死亡的患者均是由于本身得了基础病,且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
其中,1位患者去年5月刚来到北京务工,12月25日病发,北京报告两起甲流致死病例 死者均有基础病,出现咳嗽症状;26日出现高热、喘憋、紫绀等;后到朝阳医院救治后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离世。据医院实验室检测,北京报告两起甲流致死病例 死者均有基础病,确诊为甲流H1N1病毒感染。
另外一患者是1名骨髓癌晚期的老年妇女,感染流感后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1月4日抢救无效去世。
■释疑
接种流感疫苗能预防甲流
疾控专家表示,针对“甲流再袭”,市民没必要心存恐慌。而且,目前北京对甲流的防控也并没有启动应急机制,仍作为季节性流感来对待。
据市疾控中心沾染病防治所所长王全意介绍,2009年的甲流之所以“可怕”,1是由于在全球大范围流行,2是由于它作为1种新毒株,人群完全无免疫力。
他解释,自从2009年以后,甲流已和其他类型的流感类似,作为1种季节性流感存在。且自第2个流行年起,人群已有了基础免疫力。
“目前,在甲流的防治方面,已到达了可防可控。”邓瑛介绍,北京提供的流感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防控甲流,接种两周以后即能产生抗体。市民可自费接种。
他表示,北京已为164万人接种流感疫苗,主要是中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根据不同人群接种情况和病发情况分析,流感得病人群中,学生显著低于小孩子和中青年人,这也能够证明流感疫苗具有防护作用,北京报告两起甲流致死病例 死者均有基础病。
王全意表示,近两年间,北京也有患者因患甲流死亡,但主要是由于个别患者体质较差,或是得了基础疾病。
相关新闻
下一页:流浪猫猫粪检出弓形虫 北京拆猫窝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