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全球过敏性疾病病发率逐渐递增,患者群体达世界总人口的2⑶成。仅在中国,就有约2.7亿人遭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7月8日第102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专家提示,由于缺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误把过敏当感冒”或是“不把过敏当病治”的“隐形”过敏患者非常普遍。过敏疾病危害大,耽误有效医治,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1半以上皮肤病都是过敏
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常建民教授介绍,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资称为过敏原,以吸入式、食品式和接触性过敏原为主。他强调,过敏性皮肤疾病多种多样。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因此很容易遭到外界的刺激。有统计显示,具有变态反应性皮肤的人群占10%⑸0%,其中病发率最高的是荨麻疹,其次是湿疹。基本1半以上的皮肤病都是过敏性皮肤病。”
常建民表示,过敏性皮肤病病种非常多,病发机制也很复杂,以特异性皮炎为例,这类病1般是先天的,患者1诞生就会出现全身皮疹,虽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相对变轻,但1般很难消除。
湿疹是皮肤科里第2大多发过敏性皮肤病,病发部位和症状各有不同。有些患者长在手上,有些全身都会出现红色丘疹,由于湿疹大多会非常痒,患者会忍不住去抓挠,致使结痂、红斑、糜烂等后果,给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
食品引发的皮炎在这个季节最为常见,你是“隐形”过敏患者吗。常建民表示,容易引发皮炎的水果中,排行第1的是芒果,第2是荔枝。“对芒果过敏的话,不但食用会引发过敏症状,接触芒果的叶子,在芒果树下站1段时间也会引发皮炎。”
过敏非小病及时就诊是关键
虽然过敏原随处可见,你是“隐形”过敏患者吗,过敏人群也在逐步递增,但常建民强调,大部份国民由于对过敏性疾病缺少认知,对过敏性病症的诊断和诊治意识也较为薄弱,多数患者不了解或不重视本身的过敏情况,常有“误把过敏当感冒”或“不把过敏当病治”等判断误区。
“确认自己的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避免过敏反复发作的第1步。”常建民表示,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并进行有效专业的医治是抵抗过敏的关键。“1些患者的过敏性疾病是由遗传、免疫等因素导致的,病发缘由较复杂,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才能保证医治效果。”他强调,你是“隐形”过敏患者吗,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倘若没有针对病因胡乱使用药物,不但没法医治疾病,还会加重病情。“千万不要把过敏当小病,而是要及时寻求专业治疗和建议。”
■专家问答
如何辨别过敏?去医院做全套检查可以筛查出过敏原吗?
常建民:医院检测的都是常见过敏原。致使过敏的外界因素非常复杂,仅空气中飘浮的物质和致敏因素就不计其数,想要通过检测去完全覆盖所有过敏原难度较大。
过敏能否根治?
常建民:如果是过敏体质,从幼年就开始病发,那末根治的难度就非常大。过敏体质很难消除,但可以通过1些方式去改变,比如锻炼身体。我过去得了过敏性鼻炎,很多药都没有用,后来通过游泳帮助治疗,这些年基本上不怎样犯了。虽然锻炼不能提升免疫力,却可以改良体内的免疫状态,不1定是强弱层面的改良,而是让过敏的偏向性产生改变,这类改变可以下降过敏性疾病病发率。有1些患者锻炼身体后,情况确切有所改良。
过敏是否是特别需要忌口?
常建民:需要忌口,特别不要去食用令患者过敏的食品。有的患者只是某1次对某种食品过敏,下次再吃同1种食品就不过敏了。如果每次都对同1种食品过敏,那就不能再食用这类食品了。但也不要因噎废食。举例来讲,有的患者如果只对某1种鱼过敏,那就不需要忌口所有的鱼类。
现在常见的过敏诊疗方式是甚么?
常建民:我们常说的抗过敏药物,主要指抗组胺药物。目前市场上经常使用的有第2代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等,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较少引发嗜睡等反应,对工作和学习影响较小。
敏感肤质的人夏天外出应采取怎样的防晒措施?
常建民:首先要做好保湿工作,让皮肤外面有1层保护层,使皮肤保持滋润。其次要做好隔离。尽量采取物理防晒措施。防晒霜质量良莠不齐,有些防晒霜反而还会引发过敏,所以物理防晒如打伞、戴帽子更安全。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