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各种疾病多发的季节,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专家称,历年抗击流感的研究和经验表明:禽流感病毒存活的时间会随气温升高而缩短,有益于人类预防,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的感染环节。
该院感染科主任刘黎是我省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她介绍,1997年之前,禽流感病毒仅感染禽类,未感染人。1997年5月,气温升高有利于防H7N9病毒,香港在全球首次发现H5N1感染人的病例,随后相继在我国广东、荷兰分别发现H9N2、H7N7等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刘黎说,“这类病毒目前分为16个H亚型和9个N型,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2009年的甲流就是其中1种。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1种新型重配病毒。”
专家称,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生存,“过去屡次抗击流感的研究和经验显示,禽流感病毒在较低温度的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随着气温逐步升高,病毒会逐步失去生存环境。这也是为何禽流感容易在年龄季传播流行的缘由,夏天室外太高的气温会加速病毒死亡,大大减少继续传播的可能性”。
不过专家又表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中存活的时间缩短,只说明感染几率降落。但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环节很多,还要从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多个环节预防。
“禽流感病毒变种多,变异速度快,现在的病毒和以往还是不1样,病毒的基因重组可能致使其不同的生存特性。目前,H7N9病毒的变异性没法预知,但尚在可控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气温升高有利于防H7N9病毒,做好本身防控措施。”刘黎说,气温升高有利于防H7N9病毒。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