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贫血的人却死于“气血俱虚”!

2017-04-17 22:11:03 来源:
分享:

多年前,我陪1位中医专家到协和医院会诊1位脑出血的病人,该病人已做完开颅手术3天了,但是仍旧昏迷不醒,面无血色。会诊的中医专家除看舌头,把了脉,还特地看了看头上的手术刀口,虽然没有红肿,但是刀口边上的皮肤已干焦了,专家出来就告知家属,希望不大,由于气血都虚得太利害了,未必能救治过来,不贫血的人却死于“气血俱虚”。

家属不解,由于病人血常规化验的“红细胞”1项是正常的,而且病人1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几次化验都没有贫血现象,怎样会由于气血虚而不治了呢?终究这位专家应家属要求开了药,但临走时再次嘱咐要准备后事,不贫血的人却死于“气血俱虚”。结果,病人在会诊后的第3天去世了。

1个不贫血的人,终究为何会死于气血俱虚?这是由于中医的血虚不等于西医的贫血,中医的血还包括了“气”。中医的血是活血,是具有功能的血,而不是只能充斥于血管的单纯血液。那位病人虽然血充足,但没有功能了,通俗地讲就是“死血”。

即使1个人血红蛋白正常,也可能属于中医的血虚。这类人会面色发黄或发白、没有光泽,还会有气无力,站起来的时候容易头晕,乃至站久了也会头晕,而且会比1般人怕冷,手指甲上的月牙也小,指甲的色彩偏淡……这1系列状态最容易出在女性身上,这类人月经也会有问题,不贫血的人却死于“气血俱虚”,色采淡、量少,月经延续的时间其实不短,会拖拖拉拉的不干净。她们的饮食足够营养,为何会至此?简单讲,她们是气不足,这类人的治疗必须要借助中医,才能赋予血以功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