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血友病的病发率计算,我国约有血友病患者10万人,广东仅一成血友病患者登记在册,广东省为8000⑼000人,但当前登记在册的患者仅10%左右。广州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孙竞教授14日在世界血友病日公益记念活动上呼吁,血友病患者特别是儿童,应尽早进行预防医治,可以显著下落出血次数,保护关节和肌肉健康成长,尽可能避免其长大后致残乃至死亡。
“开始预防医治年龄越早,关节功能保护得越好,广东仅一成血友病患者登记在册。”据孙竞介绍,血友病是1种遗传性出血疾病,患者因体内缺少正常的凝血因子,略微创伤就会出现出血时间延长或自发性出血,特别是肌肉、关节和内部器官出血。由于关节部位活动频繁,1些患者的关节反复出血,极易致使残疾。
目前,血友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凝血因子。初期的预防治疗是在出血前就定期注射凝血因子,每一年可减少关节出血90%左右,还可明显减缓关节侵害程度与进度。“血友病病发常常从幼年即开始,儿童处于骨骼关节发育期易受伤害,但疗效也易于体现。儿童体重30千克以下,1年仅补充凝血因子的花费就在15万⑵0万元,广东仅一成血友病患者登记在册,成人为20万⑶0万元。从经济角度考量,儿童需要凝血因子剂量相对少,家庭较易承受。在青春期后骨骼成熟,出血较稳定,因此儿童预防医治在其人生中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孙竞说。
但是,目前我国部份医护人员对儿童血友病的长远关怀意识不足,患儿与家长普遍对血友病知识了解浮浅,血友病常常被误诊为别的病医治。而且,广东很多地区医保支付能力较差,1些患者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常常选择躲避态度,不去登记确诊寻求正规医治,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养病。对此,专家呼吁,唤起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庭对儿童预防医治的重视,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延续关怀救助,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