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表露,由中国多地临床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最新研究表明,采取更有效措施防治基础疾病,展开全民健康、预防慢性非沾染性疾病教育,将成为今后避免人群罹患重大流行性沾染病的有力手段。
基础疾病包括代谢障碍,如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点病;和重大、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
今年春季,主要在华东地区蔓延的H7N9禽流感疫情1度引发民众广泛担心。该项研究由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在内的中国临床科学家共同参与,以最快的速度,首次总结全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完全临床数据。
专家们全面分析了截至5月10日,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市收治的11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发现: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61.3%的患者最少伴随有1种基础疾病,即多数患者伴随基础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基础疾病是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H7N9病毒总结研究出炉 称防范基础疾病尤为重要。而患者死亡正是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密切相干,H7N9病毒总结研究出炉 称防范基础疾病尤为重要。
全球医学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11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发现》为题在线发表了上述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论文并列第1作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沾染病学专家卢洪洲教授和该中心结核科主任卢水华接受采访时表示,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和H5N1禽流感都可引发重症肺炎和死亡:但甲型H1N1流感和H5N1禽流感主要影响年轻人,而H7N9禽流感则更“亲近”于得了基础疾病、缺少免疫力的老年人。
两位专家均表示,H7N9病毒总结研究出炉 称防范基础疾病尤为重要,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向人们发出警示,随着中国老年化程度愈来愈高,采取更有效举措防治基础疾病,展开全民健康、预防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教育,将成为今后防范人群罹患重大流行性感染病的有力手段。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