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轻者锻炼盆底,中重度要做手术
1笑就漏尿,咳嗽也漏尿,下山漏尿,从凳子上猛站起来也漏尿,乃至1走路就漏尿……这些现象,可出现在不同人身上,也能够出现在同1人身上。“世界尿失禁周”到来之际,专家指出,尿失禁是1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即便是中重度尿失禁,通过手术治愈率也可达95%以上。
怀孕、分娩腹压大易致尿失禁
她是1位曾因求错医而延误治疗的病人,头次就诊时,尿失禁已有10年,轻轻咳嗽就漏尿,10个成年女性3个尿失禁。她当时本是正规求医,却误信了在医院里游走的医托,在医托带去的私人诊所,花了几万块钱,病情也不见好转。又忍了两年,发现自己病情加重,连走路都漏尿后,她再次来到正规医院。当她找到专家时,已出现了因尿失禁而致使的抑郁症,不能不服抗抑郁药。在正规医院做了心理疏导和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后,不漏尿了,10个成年女性3个尿失禁!
其实,很多尿失禁患者只要做1个简单的手术,就能够到达很好的效果,但有的病人惧怕做手术,宁愿乱吃药来碰运气,终究只会让病情加重,还花了冤枉钱。
广东省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医学院第1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张晓薇主任医师日前在强生医疗媒体开放日上指出,得了尿道上裂等先天性疾患可导致尿失禁,但更多的缘由是女性在妊娠、分娩时,由于分娩时腹部压力大,很容易使尿道周围的肌肉与筋膜松弛,尿道阻力降落,从而导致尿失禁。另外,老年女性可由于雌激素低下及尿道黏膜的萎缩、衰退和老化,尿道内括约肌的功能降落、尿道阻力降落,终究致使尿失禁。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6个地区调查了19024名20~90岁的女性,发现有30.9%的人得了尿失禁,在45岁已育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病发率达40%,老年妇女的病发率更是高达70%。
据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副组长、中山东大学学附属第1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梁月有介绍,广州地区近期针对45岁已育女性做的1项调查发现,压力性尿失禁病发率高达45%。
压力性尿失禁可手术根治
与多发病率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病的救治率不到25%。“尿失禁的认知度很低,认为这个不是病,觉得人老了就会漏尿;有的病人尿失禁10多年了,1直熬着,不知道这是可以治的。”张晓薇说。而梁月友就向记者坦言自己曾被患者骂过:“连女性正常的漏尿现象都不懂,甚么医生!”
“尿失禁不难治。”张晓薇指出,尿失禁病人,首选盆底功能锻炼,做收放肛门的训练。但是,这个动作容易做,却不容易做对。因此,比较好到医院借助专业机器练习。常常做功能训练能提高盆底的张力,加强尿道吊床的张力。很多病人通过盆底功能训练没法解决尿失禁问题,也能够服用1些尿失禁药物或激素,但服药限制多、副作用多,例如高血压病人就不能服用这些尿失禁药物,而口服外用激素都对尿失禁的改进不大。“中重度尿失禁、做盆底功能锻炼仍没法见效的病人,应采取手术治疗。”张晓薇说。
据梁月友介绍,尿失禁的手术类型非常多,但现在行内观点集中在做“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手术”,即在尿道口做小切口,通过穿刺器械,植入1条10厘米左右(长度可控)的吊带,作为吊床把松弛的尿道托起来。“手术微创,改进后的‘吊带’手术时间短、痛感少,患者术后可以继续上班,手术费用在1200⑴800元。”梁月有说。
调查显示,“吊带手术”在亚洲地区近期报告治愈率为97%⑼8%,中国地区为95%,目前,在中山东大学学附属第1医院“吊带手术”治愈率可达98%。
专家提示
孕期尿失禁,往后更容易“濑尿”
产后42天赶快练盆底
张晓薇认为,10个成年女性3个尿失禁,妊娠期有尿失禁的,若产后3个月还有尿失禁,她以后出现尿失禁的概率非常高!
因此,产后应在允许的条件下做盆底功能锻炼。方法为:延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每次收缩10秒,休息10秒,每次练习30次,每天3次。但是,盆底功能锻炼应在生完宝宝42天后开始,由于产后42天内盆腔仍处于充血状态,神经也没恢复,此时锻炼不利于恢复。
救治时带上“排尿日记”
就诊前可自备1份排尿日记,记录自己大概几点钟拉尿,有没有漏尿,10个成年女性3个尿失禁。“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医治第1步也是最重要的1步,就是鉴别出是哪种类型的尿失禁。保持详实的尿失禁记录有助于医生的决策。”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