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我国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南京地区为例,市疾控中心最新调查显示,我市18岁以上的市民1/3得了高血压。治疗高血压,其实不单单只能吃降压药。记者今天(8月14日)得知,由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教授领衔的“高血压育阴潜阳”重点研究室前不久顺利通过国家级论证,该研究室的成立,改变了以往高血压以现代医学为主要医治手段模式,开启了中医中药参与高血压治疗的新途径。
肾脏是高血压最易侵害的器官之1。统计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病发率已高达10.8%。高血压也是致使终末期肾脏病影响因素之1,南京18岁以上市民1/3患高血压 多专家研究成果亮相。因此,南京18岁以上市民1/3患高血压 多专家研究成果亮相,高血压对肾侵害的研究成为省中医院高血压研究所的主攻方向之1。
据了解,方祝元教授潜心高血压研究近30年,其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创建的“瘀热相干”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以“育阴潜阳法防治高血压早期肾侵害”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明确了“肝肾阴虚、肝阳(火)亢盛”是高血压初期肾侵害及相干代谢障碍的主要病理机制,应针对此病理特点展开中医药初期干预研究。经过量年经验总结,已研发出干预高血压肾侵害的特点制剂“潜阳育阴颗粒”,全方由鬼针草、酒萸肉、玄参等组成,具有补益肝肾、潜阳育阴之功效,该成果分获国家发明专利及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等。
临床上高血压合并各种情势的代谢紊乱越来越常见,如肥胖,糖耐量异常、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育阴潜阳重点研究室另外一著名专家蒋卫民教授,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中医机制及干预研究方面,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病的病程中可以理解成“消渴”的潜伏阶段,可以从中医对“消渴”的病机阐释中探讨其病机特点及与高血压病病机演变的关系,阐明了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是在肝肾阴虚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肝阳(火)亢盛,这为临床研究中医药医治高血压,特别是改良高血压所伴随的代谢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根据。并证实清肝泄热、化瘀利水抑制炎症反应是其改进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据悉,为方便高血压患者救治,省中医院在门诊3楼开设高血压专病门诊,从周1至周6每天均有专人接诊,随时监测血压,发现异常及时随诊,积极展开中西医结合医治,实行高血压慢病管理,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产生。
相关新闻
上一页:六类孩子最易中暑
下一页:北京发现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