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胆固醇,预防脑卒中!

2017-09-18 02:46:08 来源:
分享:

10月29日,是第8个“世界卒中日”,控制胆固醇,预防脑卒中,今年的宣扬主题是“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10月24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王拥军教授指出,对具有较高卒中风险的人群,和对已产生过卒中的人群,要根据疾病的危险分层明确胆固醇控制水平,控制胆固醇,预防脑卒中,通过控制胆固醇来有效预卒中的产生,控制胆固醇,预防脑卒中。对脑卒中风险较高的人群,更加要重视他汀的预防作用,要不停药、不减量、定期复查。

脑卒中,是1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3高(病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根据统计,中国每一年产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病发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控制胆固醇,预防脑卒中,致残率高达75%。王拥军教授指出,每一个人1生中有1/6的机会罹患卒中;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还易复发,每复发1次,加重1次。因此,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复发。

胆固醇是人体脂类物资中类脂的1种,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汗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为“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旦偏高,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病发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即LDL-C)。

血液中坏胆固醇增多,在血管上沉积,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罪魁,继而构成斑块;斑块逐步增多增大,梗塞血管,使血流受阻;斑块突然破裂,构成血栓,则可以使血管急性闭塞,血流被中断。这类情况如果产生在脑部就会出现脑中风。

王拥军教授介绍,血管健康整体的危险性水平决定因素包括:有没有既往心肌梗死,脑卒中的病史、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尿病、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高密度胆固醇(HDL-C)、肥胖和有血管病家族史等。

不同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不同,对应的胆固醇控制管理的正常范围也随之不同。我国最新的专家共鸣推荐:

1、对具有高危特点的动脉硬化患者,推荐强化他汀医治以预防首发卒中风险,建议将LDL-C目标值控制<2.6mmol/L;对极高危患者建议将LDL-C目标值控制<1.8mmol/L

2、对有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果LDL-C水平≥2.6mmol/L,建议使用他汀医治以减少卒中复发风险,将LDL-C降至<2.6mmol/L以下;为到达比较好疗效,适合的靶目标值为LDL-C降落≥50%或LDL-C水平<1.8mmol/L,长时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预防缺血性卒中/TIA复发

王拥军教授特别强调,胆固醇的管理对我国卒中病发的预防尤其重要。大量医学研究证实,下降LDL-C能显著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他汀类是下降LDL-C首选药物,能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减少主要血管事件的疗效已超出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他汀的使用率很低。对此,王拥军教授强调,对脑卒中的高危极高危人群,应加强胆固醇管理,推荐长时间积极他汀医治,使LDL-C到达治疗目标值。患者及家属要加强预防意识,从今天起行动起来。卒中患者要注意不随便停药、不减量、定期复查,重视他汀预防血汗管病再复发的作用。胆固醇的控制需要1个长时间延续的进程,1旦停药,医治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