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一年有800万人死于非感染性疾病,其中有300万属于过早死亡。如果中国根据全球目标将非感染性疾病致使的过早死亡率下降25%,那末,从现在到2025年之间,中国将避免600多万人过早死亡。”近日,在北京召开的非沾染性疾病媒体交换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说。
血汗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非感染性疾病是公共卫生的头号要挟。世界银行预测,如果中国在2010—2040这30年间,每一年将血汗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则可产生10.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非沾染性疾病不断增加,很大程度来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摆脱烟草使用、体力活动少、不健康的饮食、有害的酒精使用等风险因素,可以最有效地保证人们的健康和生产,减少由非沾染性疾病给个人、社会和经济酿成的影响和苦难。”施贺德表示。
为帮助各国加强应对非沾染性疾病负担的工作,今年5月召开的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2013—2020年预防控制非感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该计划列出了1系列下落风险因素的全球目标,如将盐摄取减少30%、将烟草使用减少30%、将血压升高减少25%、将有害的酒精使用减少10%、将身体不活动减少10%、保证糖尿病/肥胖零增长。
去年,世卫组织:中国每年8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我国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012—2015年)》,强调应对非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不但要通过增进健康生活方式等1级预防,还要通过完善非感染性疾病治疗和管理等2级预防,世卫组织:中国每年8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低级卫生保健层面的2级预防,世卫组织:中国每年8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
“中国在非感染性疾病控制方面获得了巨大进展;与社会各界1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展开非感染性疾病控制项目。但要挽救数百万人生命不遭非沾染性疾病涂炭,要帮助人们获得长寿与健康,我们还任重道远。”施贺德说。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