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研发的H7N9禽流感基因疫苗,上海市新发与再现感染病研究所教授徐建青昨日告知记者,临床评价分为3期,最少需要6年,进程中仍存在1定风险,专家:H7N9禽流感疫苗临床评价分三期 至少需6年。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附设上海市新发与再现感染病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H7N9禽流感基因疫苗已在上海初步完成研发,目前进入临床实验申报阶段。
徐建青告知本报,该团队研发的疫苗采取基因技术。具体方法是,尝试把H7N9的主要免疫原基因H7植入到成熟的疫苗载体上,相当于存进保险柜里再放到人体细胞中,由于病毒的膜蛋白结构不会被破坏,专家:H7N9禽流感疫苗临床评价分三期 至少需6年,可以有效激起人体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30只实验小鼠在接种疫苗后再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30天内无1致病。
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要进1步通过临床评价来验证。
“临床评价1期主要是针对疫苗安全性,2期是安全性和免疫原性,3期是免疫原性和保护性。”徐建青说,3期临床完成后,专家:H7N9禽流感疫苗临床评价分三期 至少需6年,才有可能进入市场。
徐建青称,基因疫苗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由于基因疫苗使用的是通用型的基因疫苗载体,这在国际上已通过临床实验证明是安全的。“疫苗本身的安全性,从理论上讲是没有问题的,具体到我们自己的疫苗,还是要到临床前及临床上去验证。”
但基因疫苗最主要的风险是其免疫原性在人、猴子等较大的动物身上显得较弱。“临床上可以通过互补技术来克服这1弱点,我们实验室也在做另外1套假病毒技术,可以作为互补技术提高基因疫苗免疫原性,专家:H7N9禽流感疫苗临床评价分三期 至少需6年。”
另外,H7N9病毒也在不断变异,“要看变异在哪一个部位,我们选择的部位是膜蛋白,从目前所做的工作和数据来看,我们疫苗对1996年、2003年与2007年的多个H7病毒,都有保护作用。”徐建青表示。
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发,境内外多家公司及机构已有很多突破性进展。例如台湾地区国光生物科技股分有限公司研制的H7N9禽流感疫苗,预计3月进入临床实验;去年5月,美国Greffex和ProteinScience也前后宣布,采取经过改造的腺病毒载体研发H7N9病毒候选疫苗;另外,美国的Novavax、加拿大的Medicago、国药团体旗下中国生物技术股分有限公司、科兴控股下属的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公司,和中国台湾的国光生物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也都相继宣布进入疫苗研制阶段,目前上述公司均未进入临床阶段。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